4月份集体学习内容
发布者:陈主德 更新时间:2017-04-04 文章来源:学生处 阅读次数: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导和引领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目标指向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方式和手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培养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做出适应性改革。三十年来,主要经历了“四有新人”“四有公民”“全面发展”“从严从实”“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演变。
首先,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召开的科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次,20世纪90年代教育目标逐渐发展成为“四有”公民,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思想,体现了我国对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和法治精神的要求。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培养“四有”公民成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事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
第三,新世纪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围绕全面发展、五育并举,进一步深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化理想和信念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党中央提出的要深化四个方面的教育,包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教育,教育目标转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功能整合在一起。
第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思想,给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始终坚持从严从实,遵循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立德树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等目标。中发【2016】31号文件中教育目标提法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目标实现的系统机制上指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 规律;坚持改革创新。
在具体路径上指出: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二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三是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五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符合教育实际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向: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2、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3、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4、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5、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自教”的自律习惯。6、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道德的升华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载体,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项神圣的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身为一线工作人员,更契合时代要求 ,应当义不容辞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