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发布者:赵正永 更新时间:2015-08-06 文章来源:学生处 阅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上强调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军队“从哪里来”的问题,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深刻领会我们党“从哪里来”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从苦难历史中来。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任务。为此,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中国人民进行一次次抗争,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未能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党经过28年浴血奋斗,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从星星之火中来。我们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今成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推动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信真理不可战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顽强奋斗中来。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绝不会因为掌握了正确理论就能轻易成功。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前28年,我们党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党员达370多万。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开展了一场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从人民群众中来。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找到了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

  从伟大精神中来。我们党的精神,既是奋斗历程的精神印记,也是历久弥新的文化标识。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平建设岁月,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培育了改革创新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变追求,体现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从自我革新中来。世界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政党,我们党也不例外。但我们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是,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伟大工程来抓,实事求是对待错误,真心诚意改正错误,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当前,我们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只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就能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深刻领会我们党“从哪里来”的精神实质

  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就是要记住昨天、把握今天、明确明天往哪里去。当前,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强调,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和“魂”。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继承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文化内容创新及传播手段创新;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应看到,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并非简单回归传统,而是使优秀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相契合,不断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他还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就告诉我们,明确我们党“从哪里来”,是为了继续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用真抓实干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实现奋斗目标、开创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真抓实干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明确我们党“从哪里来”,就是要牢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政贵有恒”的定力和钉钉子精神,真正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有效应对我们党面对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刻领会我们党“从哪里来”的实践要求

  深入思考我们党“从哪里来”,应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廓清思想迷雾,牢记血脉根源,不忘入党初心,在党爱党、在党为党,自觉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聚精会神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干好。

  永葆革命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在回陕西梁家河看望干部群众时说,我的人生第一步迈出来,就是来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下子就呆了7年。那个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从政,就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宗旨意识,为我们践行“三严三实”作出了最好示范。我们要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强化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乐百姓之乐、忧百姓之忧,勤恳为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倾听群众呼声,积极落实惠民生、帮民富、纾民困、解民忧的措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自尊自信、幸福安康。

  持续转变作风,矢志艰苦奋斗,低调务实,埋头苦干。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把持续转变作风作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目标,牢记“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延安精神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压舱石,持之以恒落实中央改作风的各项规定,久久为功巩固和拓展祛除“四风”成果,着力解决为官不为、廉而不勤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腐败问题,不断巩固全省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强化担当精神,增强各级干部抓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追赶超越”目标,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努力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个陕西”新局面。

  弘扬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当前工作实践的目标所在、路径所在、重点所在。要把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的情况作为衡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严的标准、实的措施推动任务落实,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引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大局、吃透国情省情,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习近平同志视察陕西时提出的“五个扎实”,是“四个全面”在陕西的具体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深入推进省委提出的20项落实措施,一条一条检查进展,一项一项推进落实,一步一步跟踪问效,确保“四个全面”在陕西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忠诚于党的纲领和主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把抓好理论学习作为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基础,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守信仰的精神,从当年热血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信念支撑中获取力量,把革命理想高于天镌刻在灵魂深处。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对照党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检查自己的思想,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检查自己的言行,深入查摆、切实纠正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倾向,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